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职工骗提套取公积金现象泛滥 给够"手续费",不符合条件竟也能取钱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19-01-24 分类:法律服务动态

  支付提取金额10%到30%不等的手续费,公积金“代取”中介就能“量身”制作一套假材料,帮不符合提取条件的职工取出钱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信息不共享,公积金管理部门难以辨别提取材料的真伪,加之有关部门打击不力,致使骗提套取公积金现象泛滥。

  需求旺盛

  违规提取生意“火爆”

  “公积金本来就是我自己的钱,躺在账户里不用也是浪费。”小李(化名)缴纳的是合肥市直公积金。他和妻子名下都有房,无贷款,不符合公积金提取条件。

  2018年9月,小李加入了名为“合肥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的QQ群。群主帮他伪造了无房证明和租房合同,“群主说无房证明是找内部人开的,印章是真的。只是我的个人信息是假的。”

  “材料顺利通过审核。当天成功提取公积金15000元。”事后,小李向群主支付了3000元手续费。

  2018年9月,记者加入了这个QQ群。当时群成员才100多人。截至2019年1月,群成员已经超过360人。群里不仅有发布公积金代取广告的,还有发布出售假材料广告的。此外,群里不断有新人加入咨询公积金“代取”问题。

  记者通过群聊发现,群成员“城府颗野心”自述曾通过中介伪造拆迁协议等材料成功提取公积金59000元。该群中,有过骗提套取经历的人还有不少。

  记者在半年多的调查过程中,结识了在合肥专门从事公积金“代取”业务的中介小韩(化名)。“我平均每月接单十几起,月收入一两万。”他说。

  “套路”满满

  骗提套取防不胜防

  “我主要卖假材料,全国各地的都可以做。”在“全国住房公积金提取”QQ群里,名为“全国公积金提取纯一手”的中介发布信息称,出售房地产公司大票、国税部门可查发票、大病、婚配、各类合同等十多种假材料:“真实官网备案,可提取全国各地公积金。”

  中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专门制售假材料,种类多达十几种,且真实性很高。

  “这个无房证明是找内部人在原件上改的。之前我帮很多人做过,都成功了。”2019年1月,记者花了2200元,通过QQ名为“幸福要自己创”的中介制作了一份自助查询版无房证明。无房证明的准确叫法是“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结果”(下文简称无房证明)。经过对比,记者发现,在样式和内容上,假材料和真的相差无几,只是编号和印章有所差异。

  第二类中介不仅伪造材料,还陪同客户现场提取。小韩(化名)就属于这一类。

  “大额提取一般通过购房、婚配、大病、离职等方式。小额的以租房提取。”小韩说,提取的成功率在70%左右。他们根据材料的制作成本与客户资质的优劣,按照提取额的10%到30%收取手续费。“工作人员不会认真核查材料的真假,也无法核查。”小韩直言,公积金管理部门审核不严是他们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甚至有的中介和前台熟悉,对方明知材料有假也让他过。如果后台审核发现不了,也就过了。”

  据悉,“代取”中介已经职业化。“合肥的中介有上百人。全国各省都有。”小韩说,中介有大小之分,“大中介做的早,有许多下线。下线通过上线开展业务。有些大中介一年收入一两百万。”

  中介的客源主要来自网络。同时,他们还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客户信息,然后主动联系。为了显示业绩,许多中介频繁在QQ空间和朋友圈晒出大量办结的公积金支取凭证,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对症下药

  封堵漏洞当面面俱到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公积金建管处调研员洪剑英介绍,在过去两年里,确实发现有骗提套取现象:“安徽省直查实6户,合肥市直查实190多户,其他地市各有几户。”

  “存在骗提套取成功没被发现的可能。”安徽省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法规科科长黄咏梅坦言,一是每天提取业务多,前台只能核对个人信息与公积金账户信息是否一致、提取材料是否完备;二是问题明显的材料能被发现,高仿材料却难以甄别。甄别率低是因为出具材料的各单位之间信息不共享:“许多材料无法现场核查。”

  信息孤岛效应明显,再加上“代取”中介活动猖獗等因素,致使骗提套取公积金现象频发。洪剑英表示,他们对骗提套取公积金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我们期待尽快建立全国层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简易顺畅的跨地协查机制,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甄别率。”

  “处罚成本太低。”在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看来,对骗提套取公积金行为只处以取消一到五年提取资格的处罚,让很多人不以为然,“建议各地可因地制宜,以地方立法形式提高对违规提取者的处罚力度,如纳入银行失信人员名单。”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