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普法案例 > 正文

挖坑以为神不知 水落石出自填回

上海市人民调解协会 发布于:2018-12-26 分类:普法案例
案情简介
申请人方某与被申请人沈某系居住在一栋20世纪20年代老房屋的上、下楼
邻居。申请人方某居住在二楼,被申请人沈某居住在该房屋一楼。双方均系各
自房屋承租人。
2013年4月,被申请人沈某对其居住的房屋进行装潢。申请人方某得悉被
申请人沈某下挖地坪后,向小区所在物业公司反映情况并通过热线电话12345
向有关部门投诉。嗣后,该部门即将申请人反映的情况通报到区房办,区房办
立即派员到被申请人沈某家察看,当场告知被申请人沈某必须停工,但被申
请人沈某不听劝告。一周后,小区所在物业公司向被申请人沈某发出了整改通
知,但被申请人沈某仍坚持自己的说法,说自己进行房屋装潢时,没有下挖房
屋地坪,只是将原地坪上的地板换成大理石。
申请人方某甚是无奈,无奈中只能向区法院起诉。申请人方某称:2013年
4月被申请人沈某对所居住的房屋进行装修,擅自将房屋底楼地坪下挖深度达
0.7米、长4.3米、宽4.3米的大坑,作为地下加层。挖坑后,导致房屋承重基础
裸露在外,导致申请人方某所居住房屋室内多处墙面开裂。
接受案件后,我就先后和当事人进行了沟通,沟通中耐心听取了双方的意
见,通过详细倾听,大致了解了本案的调解难点。
嗣后,经双方的同意,决定对系争房屋进行专业检测。
2013年12月2日,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于是对争议房屋现场检测。同月24
日该检测中心作出了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1、经现场监测分析,被
鉴定某号二层前楼、卫生间平顶、墙面开裂损坏情况属实,主要系被申请人在
装修楼下一层客堂时挖地、插建以及拆除部分墙体等因素所致,被申请人上述
改建行为会造成基础墙体两侧土压力不平衡,并对墙体、墙面有变形影响,导
致房屋结构存在安全隐患。2、某号二层前楼、卫生间开裂损坏现状一定程度
影响了申请人房屋的正常使用,应尽快给予修缮。



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案例汇编90
鉴定意见书出来了,可被申请人沈某还是不承认其装修房屋的行为与申请
人房屋墙面开裂有因果关系。
嗣后,在我的多次劝导下,被申请人沈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最终接
受了检测报告的结论,并同意于2014年5月31日前将自己居住的一层客堂因挖
地、插建以及拆除部分墙体等修复并恢复原状;对申请人所居住的二层前楼、
二层公共大卫生间平顶、墙面开裂损坏部位修复;并承担相应鉴定费用。
终于,一起历时半年的相邻纠纷成功化解。
调解过程
1、认真倾听  对申请人诉求,不打断,让申请人一气呵成,说个畅。对被
申请人答辩意见,让其充分坦承,使其畅所欲言,充分感受到申请人、被申请
人的平等性。
通过倾听,我发现本案调解难点在于:1、被申请人房屋装潢时是否动了
地坪;2、申请人房屋裂缝与下挖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原、被申请人双方对此各执己见。我便立刻告知原、被申请人,如双方对
上述矛盾点有争议,可以通过有关资质的部门检测,但检测有风险,希望双方
能谨慎考虑。
申请人方某当然是坚持要求检测,这时,被申请人沈某私下与我沟通,沈
某认为检测费用过大。从沈某的话语间我感觉到沈某似乎同意支付申请人方某
赔偿款,便积极为双方搭桥牵线,向申请人方某提出被申请人沈某希望支付其
2000元现金来解决本案,但此时申请人方某正在气头上,自然万般不肯,并于
2013年8月27日写了检测申请书,预交检测费10000元
2、现场观察    我接到此案后,经过一番跟申请人方某、被申请人沈某的
交流沟通后,便立马顶着40多度的高温,奔赴现场,实地观察。经过现场观
察,我立马得出初步结论。一般说来,我都喜欢到现场,尤其是涉及房屋的纠
纷。
3、专家鉴定  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有助于纠纷的解决。本案中,自己虽然
到了现场,依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对双方争议的情况大致也有了了解,但涉及
房屋的专业问题,又双方争议的差距如此之大,(更何况即使专业的鉴定意见
出来,被申请人方都是那样的坚决不予理睬 )自己当时还是考虑引入专业的
第三方。



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案例汇编91
记得,鉴定意见为:1、经现场监测分析,被鉴定某号二层前楼、卫生间
平顶、墙面开裂损坏情况属实,主要系被申请人在装修楼下一层客堂时挖地、
插建以及拆除部分墙体等因素所致,被申请人上述改建行为会造成基础墙体两
侧土压力不平衡,并对墙体、墙面有变形影响,导致房屋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2、某号二层前楼、卫生间开裂损坏现状一定程度影响了申请人房屋的正常使
用,应尽快给予修缮。
有了鉴定意见,确实心更踏实了。
4、耐心劝说     有了鉴定意见,我继续保持我的平常心,继续耐心做申请
人、被申请人工作。同时,把鉴定结果也及时告知被申请人,在告知的时候,
不以势压人,给予被申请人时间考虑。为后面的成功调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毕竟,原、被申请人双方是多年的老邻居。
调解心得
1、倾听法 
说说容易,做做难。毕竟一来自己要处理的纠纷多,二来说真心话,也希
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因此会感到当事人说话罗嗦,讲不到点子上,在日常
工作中往往希望采用提问法,我问他答,表面看来效率是提高了,但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却有些僵硬,显得不畅通,特别是人民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如果沟通
不畅,往往会带来彼此之间的隔阂,相当不利于用调解的方法来解决纠纷。因
此善于倾听,一来是摆明态度,二来在看似听故事的家长里短中,有利于调解
员抓住纠纷中呈现的细枝末节。因此,我们常说,办案中发现的细节往往是最
打动人的。当然倾听法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办案中必须一视同仁,认真倾听。
我常常在倾听中,发现调解的苗子。本案件也是如此。
2、现场观察
法官,是坐堂问案为主。人民调解员,毕竟离社区更近一点。因此,要彻
底解决纠纷,或者说要顺利解决纠纷,做到案结事了,必须到第一现场,到纠
纷发生的现场,因为现场最能提供鲜活的东西。案件处理中,申请人描绘的、
被申请人否定的,大多是通过口头的说、是通过文字的书写、是通过图画的描
摹。但到了现场,调解员更能感受:被申请人朝下挖的情景,申请人说的痛
苦、烦恼。不到现场,真难以感受。
3、引进外力



上海市首席人民调解员案例汇编92
纠纷处理中,要善于适时适当地引进外力,也就是借力。个人认为,外力
是指纠纷发生地的居委、街道同志,也可以是系争纠纷发生地周围熟悉、不熟
悉的邻居。当然从本纠纷来说,最大的外力,也可以是专业的检测机关,从专
业角度说相对权威,也容易有威信。
4、“背”靠“背”
鉴定意见书这一铁证摆在面前,被申请人沈某似乎已无话可说,但沈某却
赌气玩起了无赖,坚决不承认其装修房屋的行为与申请人房屋墙面开裂有因果
关系。我见本案事实已水落石出,便先稳定申请人情绪,之后果断采用“背靠
背”的调解方式悉心开导被申请人沈某:鉴定意见书已由相关职能部门出具,
若无他证,法院会予以采信,判决后你亦要履行相关义务。并且你们上、下邻
居多年,为这事已吵闹了半年之久,矛盾继续持续下去只会愈演愈烈,终将颜
面尽失。在我的多次劝导下,被申请人沈某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认可
检测报告的结论,
本案中,我通过现场观察,抓准了双方纠纷的基础事实。及时引入外力,
进行房屋专业检测。嗣后,通过锲而不舍的劝导,耐心细致的工作,成功化解
一起历时半年的相邻纠纷。
                         
                      (虹口法院诉调中心人民调解员)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