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耐心释法 事没办成群众仍送锦旗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18-11-01 分类:法律服务动态

  南京东路派出所接待大厅的窗口,赵惠的身影已经扎根了十年。2006年,结束了22年军旅生涯的她转业从警,3年后成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户籍民警,接下来的十年里,她用十五本笔记将自己打造成业务精英,微信上130名“粉丝”则是她跨前一步为民解忧的见证者。对她而言,派出所窗口只是户籍工作的“起点”而非“终点”。

  自掏腰包帮助困难群众

  熟悉赵惠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不安于“坐在窗口”的民警,每当有群众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历史遗留户口问题时,她会主动加当事人微信,并在政策发生变化或户口问题有转机时及时告知群众,帮助他们尽早解决问题。

  鲍国强是辖区里的一名刑满释人员,2007年出狱后他与外省市女子结了婚,2年后产下一子。当初为逃避入院费用,孩子出生后他就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医院,导致孩子直至2014年还未报上户口。眼看着第二年秋天孩子就将入学,2014年底,鲍国强来到赵惠所在的窗口试图为孩子上户口。审核完材料后,赵惠告诉鲍国强,考虑到他还有让老婆在之后落户上海的想法,建议其做一份三人的亲子鉴定。

  然而,为了还清医院的欠款,3000余元的鉴定费筹集,成了摆在鲍国强面前的一堵高墙。“他当时听完就表情不太自然,面露难色。”赵惠捕捉到了鲍国强脸上的细微变化,在其离开时追出窗口,留下他的住址及联系方式。让鲍国强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赵惠亲自登门,把筹集到的2000元鉴定费亲手递到了鲍国强手中。这其中,除了她积极联系街道申请的困难补助,还有她自己刚发的800元奖金。

  在赵惠的帮助下,第二年年初,鲍国强的孩子户口及时批了下来,并于秋季完成入学。“我把赵老师对我的态度和帮助我的过程跟同事们说,他们都不相信,说现在这个社会不可能遇到这样的人。”提起这件事,鲍国强笑言,赵警官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除了鲍国强,赵惠还为许多群众解决过户籍难题。目前,她的微信里共添加了疑难户口人员130余人。此外,她还在网上开设了直播室――“赵姐户籍小讲堂”,将当下户籍热点、新政等通过新媒体传播至辖区各个角落。

  从“新兵”做起钻研业务

  打开赵惠的橱窗,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十五本笔记本,这几乎是她窗口生涯的所有积累,也见证她在这一岗位上的成长。结束军旅生涯加入警察队伍,对赵惠而言是从“老兵”变回了“新兵”。面对全新领域的工作,加班加点学习成了她弥补自己与同事差距的唯一方法。为此,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赵惠将每一次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一一记录在册,将工作心得和经验归纳整理,并标注哪些是群众最为急切的需求。

  通过赵惠耐心的讲解和疏导,大多数有户口问题的人的怨气都被她一一消解。有句俗语说:难的不是干一件好事,难的是干一辈子好事。而这句话用到赵惠身上,则变成了“难的不是把事干成了群众送来锦旗致谢,难的是事没干成,群众依旧送上锦旗致谢”。而这些锦旗,正是来自每年万余起窗口接待,近千份户籍材料的规范受理和每月近百起疑难户口的释法释理。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