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进博会平安有序“高科技”功不可没 警方借智能化安防构筑“防护网”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18-11-14 分类:法律服务动态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3600多家企业参展”“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等亮眼数字格外受到关注。在30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内,日均10多万人的大客流如何管理?依托智能安检、视频监控、智慧交通等智能化安防系统,上海警方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网”力保进博会的平安有序。

  把包放上安检机,随后走过右侧一扇安检门,两秒钟后提起传送带上的背包,安检便已经完成。这样的画面不仅仅出现在电影中,此次进博会期间,28套智能安检系统就出现在了展区的多个出入口。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过安检一直意味着排长队,有时被安检者还会因为安检人员的动作不规范而不悦。据警方介绍,集成光场技术、太赫兹人体安检等手段,首创“全覆盖、非接触、不停留、有尊严”的人物一体化安检新模式,每小时安检人次从300提升到1500,大大提升了安检效率和被安检人员感受度。

  针对进博会的展会特点,在开展前,上海警方细分参展商、交易团、媒体等6大类人员证件和不同通行权限、准达区域的车辆证件,建立人员和车辆证件申请、审核、领取、发放的工作规范,共制作展会人员证件60万余张,制证量创上海历次大型活动安保之最。

  如此多的证件如何确保一对一识别?在进博会现场,不少看似普通的“安检门”背后藏着这个问题的答案。每当持证人员经过这套智能验证系统,一旁的电子屏上即会立即跳出经过人员的证件信息,如果证件信息与人员信息不符,对安保人员而言一目了然。据警方介绍,进博会期间共部署了102套智能验证、41套“人证合一”查验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和证件内置芯片核验信息,做到前端制证简化宽松、后台验证精准识别。

  此外,进博会前夕,警方还围绕国展中心及周边5公里范围,设置四道安保圈层针对性梯次增强防护强度。

  在把好“人员准入”关的同时,对于进博会大客流的疏导也是一大挑战。按照预案,徐泾东站每天6、8号口只出不进,9号口只进不出,形成客流单循环。每天中午过后,再增加4号口作为客流免检进站的入口。为此,除了与车站建立联动沟通例会机制,在地铁站出入口、站厅、通道处设立硬隔离措施,并由民警、保安、车站工作人员、志愿者进行单向疏导外,警方还设立了49处远端安检点。通过该举措,警方在为集中出行接驳大巴、持证人员实施安检后,由安保人员随车护送,经指定通道口直接进入国展中心封闭区域,此举分流了部分观展客流,既最大限度缓解现场安检压力,又避免影响道路交通。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