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生来电咨询,他外婆在2013年出了交通事故,案子在2014年判决下来,其中一个赔偿义务人是外婆的亲戚,因为种种原因,就一直没有申请强制执行。白先生问,交通事故赔偿判决生效十年都未申请强制执行还能申请吗?相关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平台律师告知白先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一条规定,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也就是说申请执行时效超过两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应当受理,但是如果被执行人对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异议是否成立决定法院是否执行。
因此,平台律师告知白先生,他外婆的案子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提出异议,白先生可以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存在执行时效中断条件。实践中常见的执行时效中断的情形有:1、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2、向被执行人提出履行要求;3、被执行人作出新的履行承诺。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一条
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案例提示
申请执行时效为两年,取得生效法律文书后,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期间不论是发生要求对方履行,或是双方协商、达成协议等导致执行时效重新计算的情形,都要保留好相关证据,避免实体权利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