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信息
提供单位:上海市司法局
案例标题:房屋已过户,但对方不肯搬不肯迁户口,怎么办?
服务方式:上海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咨询
发生日期:2021年10月27日
案件类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检索主题词:精神病人、行为能力、合同效力、户口迁移
二、基本情况
来电用户购买二手房,房屋已经过户到用户名下,但是对方以自己有间隙性精神病为由不肯搬离,不肯迁走户口。问对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吗?户口能强制迁走吗?
平台律师告知用户,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只有四种情况,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患有间隙性精神病的人并不代表其一定就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购买时对方并未发病,能够辨别自己的行为、预见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因此该行为是有效的,对方无法主张合同无效。户口迁移问题是公安机关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关于强迁户口纠纷不属于民事诉讼管辖范围。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有在规定时间里迁走户口的约定,用户可以合同违约起诉法院,向对方主张延迟履行的违约金。
三、案例提示
《民法典》规定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行为能力是一种理性地自由行为的能力。除纯获利益的情况外,从事民事行为的人应该具备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否则其行为就是无效或者效力待定的。但在民事交易中,如果对每个当事人在交易时的意思能力状况进行个案审查,以确定一个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话,民事交易效力必将变得极其不确定,交易的便捷与安全将荡然无存。因此,为兼顾交易安全,民事行为能力制度采纳了以年龄为一般判断标准的形式化、类型化规范方法。《民法典》以十八周岁与八周岁为标准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区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作为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当然推断其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除非其被宣告为无民事能力人。从保障交易稳定和安全的角度考虑,用户交易的相对方虽然患有间隙性的精神疾病,但并不能就此得出其是无民事行为或者限制行为人。
《民法典》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