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案例库 > 正文

浦东新区“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 宪法启蒙教育课程

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发布于:2019-06-25 分类:案例库
标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宪法启蒙、法治课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宪法启蒙、法治课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宪法启蒙、法治课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宪法启蒙、法治课程

【活动概况】

     2018年,我国宪法第五个修正案通过,从中央到市委区委均下发文件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和实施。浦东新区司法局快速回应,联合浦东新区教育局着手研发针对小学阶段的“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宪法启蒙教育主题课件。于“12.4”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全区162所小学同步进行宪法启蒙教育,运用“1+3+1”的集中教育模式对小学生宣讲宪法基础知识,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宣传内容】

     (一)“宪法启蒙教育”的定位开启课程研发         

    “打开宪法之门”课程的定位是宪法启蒙教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基石,从小接受宪法教育有助于建立宪法意识、提升法律信仰,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一步。但宪法相较于部门法略显深奥晦涩,因此课程将受众精准定位在小学四年级学生,10岁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达到学习和领悟宪法基本知识的水准,同时,10岁又是人生最初的自我意识觉醒期,为处于这一关键时期的四年级学生上好人生第一堂宪法课,让青少年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知晓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有助于培养小公民的法律素养。                                             

    (二)“四个标准化”的教学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打开宪法之门”课程采用“四个标准化”教学体系统一授课质量,即课件标准化,委托华东政法大学宪法专业教授团队研发,确保授课内容统一;课时标准化,采取“1+3+1”的集中教育模式,1堂35分钟的专题班会课介绍宪法基本概念,3堂15分钟午会课介绍国旗、国歌、国徽、国籍和公民基本权利,1堂20分钟队会课通过手绘小报、小视频等方式展示学习宪法感想,宪法宣传周期间5个学习日集中授课,确保讲解循序渐进;师资标准化,对负责讲课的学校德育老师进行统一教学培训;课堂标准化,课程面向全区小学四年级学生。                                                

    (三)引导启迪式课程呈现激活学法兴趣                                            

    “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宪法启蒙教育课程牢牢把握四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及心理特点,紧贴10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课件实质性内容丰富,德育老师对宪法小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并通过小游戏、小互动等平等式、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迪,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制造共鸣感。课程呈现方式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思考热情被激发,并能从中获得启迪、受到警示,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活动特点和效果】

    课程实现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宪法启蒙教育课程是由普法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负主责,高校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项目,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将法律进课堂真正落到实处;课程实现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贴合性,                                              “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宪法启蒙教育课程在课件研发和课堂呈现中都贴合了作为受众的四年级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受到学生和学校的欢迎和高度评价;课程实现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打开宪法之门”青少年宪法启蒙教育课程全覆盖全区162所小学校,并将持续在每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对新一级四年级小学生开课,实现浦东新区的所有学生都接受宪法启蒙教育。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