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案例库 > 正文

弟弟网店售假被公安传唤,会触犯什么罪?

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于:2025-03-06 分类:案例库
标签: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刑事责任

李先生致电咨询,称其弟弟经营一家网店,主营餐具销售。近期,他弟弟获取了一批号称欧洲名牌的餐具,并在网上销售火爆。然而,昨日弟弟被公安机关带走接受传唤。经多方打听,李先生得知这批所谓的欧洲名牌餐具实则是弟弟与其合伙人私下找小作坊生产,并贴上名牌标签进行销售,其售价仅为正品价格的四分之一。而该欧洲名牌餐具在国内已完成商标注册,品牌方发现网上售假情况后便报了警。家人对此事全然不知。李先生询问,他弟弟可能涉及何种罪名。

平台律师回应称,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持续加大。李先生的弟弟明知所售餐具为假冒的欧洲名牌,却仍在网店上公然销售,此行为已涉嫌犯罪,应受法律制裁。具体涉嫌的罪名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律师建议李先生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并在必要时聘请律师为弟弟提供帮助。

法律法规

《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商标法》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提示

依据《商标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商标专用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不仅可能是侵权行为,更可能构成犯罪。

12348平台律师提醒广大网友,在网上售卖或购买所谓名牌商品时,均需保持高度警惕。对于售卖者而言,务必确保进货渠道的正规性,严格把关商品真伪,以免因销售假货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购买者也应增强辨别能力,仔细甄别商品真伪,避免购入假冒伪劣产品。只有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假货的流通,才能有效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生产秩序和经营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