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致电咨询,她的好友因更换工作而在新工作地点附近租房,通过网络联系了一名中介并选定了一套房子。初时,中介表示无需中介费,但在好友支付押金和房租后,中介却突然要求支付中介费,金额虽仅一千多元,但好友认为中介先前承诺免费,现在反悔属于欺骗,因此拒绝支付。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中介随后离开。
不幸的是,好友入住不久后,中介携带刀具上门索要中介费,并在争执过程中,中介扬言“不给钱你就死吧,我捅死你,我也不活了”,随后对好友连捅十几刀,导致其当场死亡。据当时听到争吵的邻居反映,中介是预谋带刀上门。目前,该中介已被刑事拘留。黄女士对好友的突然离世深感悲痛,询问行凶的中介是否会被判死刑。
平台律师向黄女士解释,中介持刀上门,并在行凶时明确表达致人死亡的意图,其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且已造成死亡后果,依法最高可判处死刑。但具体的刑事处罚需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判决。对于黄女士失去好友的痛苦,律师表示深切同情,但犯罪分子的最终处理需遵循刑事司法程序,需耐心等待法院的最终裁决。
法律法规
《刑法》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案例提示
依据《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故意杀人属于重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2348平台律师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若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当对方明显展现出攻击性或偏执等危险行为时,应适时采取“智者避其锋”的原则,即明智地选择避让,这样能够有效预防伤害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幸福生活得以延续。这一建议强调了在面对潜在威胁时,保护自身安全的首要性,鼓励通过避开冲突来维护个人的幸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