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案例库 > 正文

在国际社区唱响中国法治声音

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发布于:2019-07-30 分类:案例库
标签:法治宣传普法法治文化案例法治宣传涉外活动案例,法治宣传普法法治文化案例法治宣传涉外活动案例,法治宣传普法法治文化案例法治宣传涉外活动案例,法治宣传普法法治文化案例法治宣传涉外活动案例

【活动概况】

古北社区居住着来自83个国家近2万名外籍居民,占实有人口比的25%。近年来,长宁区聚焦涉外群体法治需求,持续推动涉外法治宣传,形成具有长宁特色的涉外普法工作运作模式。

跨越语言障碍,健全专业化涉外普法机制

挑选精通外语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通过政府招投标,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社会组织,为境外人员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日常涉外法律服务培训机制,带动涉外法服务队伍向涉外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跨越文化障碍,打造特色法治文化沙龙

针对境外企业,主办法律法规解读等专题法治沙龙;针对涉外社区,开展法治沙龙专题活动,覆盖房屋租赁、楼层漏水、停车管理等常见纠纷;针对基层居委涉外治理,通过法治沙龙加强对涉外法律问题的沟通、商讨力度。

突破空间障碍,凝聚国际社区治理合力

推动建立出入境、市场管理所、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服务机制,为境外人员提供便捷专业法律服务。编发外籍居民常见法律问题读本,提示外籍居民遵守法律法规,指引办理各类事宜的便捷渠道。

【重点宣传内容】

主要包括古北社区境外人士所急需的入境住宿登记、就业、就学及税收缴纳等常见法律问题:

1.如何办理针对外国人的居住证

2.在申请工作签证时候,我是否可以在工作

3.我持有商务签证能否工作,可否兼职

4.我从国外回到中国时,发现工作签证已经过期,有什么补救的方法能否让我顺利入境

5.持有工作签证,跳槽或者辞职会对我的工作签证有什么影响

6.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如何办理,持有该证有什么好处

7.我在上海工作,我的配偶不工作如何长期生活在上海,如果我的家人想探亲,需要办理怎样的签证

8.如何获得外国专家证,申请条件是什么

9.如果我与在国外的总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在中国工作,如果有相关的劳动法问题,是否适用中国的法律

10.中国对加班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如果公司违法,我应该怎么办

11.如果我与中国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相关社会保险会如何缴纳,具体比例是多少

12.我在上海做的是兼职,教中国学生英文,每小时500元,我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吗?如果缴纳,该怎么缴纳

13.我提出辞职,公司人事部门需要我缴纳违约金,这是否合法

14.我应当如何合法地提出辞职,在中国辞职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15.我准备辞职回国,我的社保等账户余额该如何处理

16.公司给我的工资一部分在中国发放,另一部分在境外发放,我是否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7.我是否可以投资中国的证券市场,购买国债或者其他投资产品,有什么针对外国人的额外要求,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18.我计划在上海买民用住房,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19.我计划将在上海的房产出售,我应当如何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银行账号

20.我有一个发明创造,在上海应当如何进行专利申请

21.租房子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22.我在租房期间,房东让我缴纳物业费用,这是否合法

23.我计划在中国的公证处做公证遗嘱,这份遗嘱在境外是否有效,办理公证遗嘱的流程是什么。

24.我与中国籍配偶在中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如果在境外结婚,中国是否承认

25.我遇到了电信诈骗,我应该怎么办

26.我有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的驾照,是否可以在中国开车

27.我计划在上海学习开车并获得合法的驾照,我应该怎么做呢

28.我和配偶计划在上海收养中国籍儿童,应当怎么做

29.我生病住院,在中国有政府的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是什么样的

30.是否可以在上海买机动车并且拍上海的车牌

31.是否可以将在境外的机动车运到上海来使用,需要哪些步骤和材料

32.在上海养犬需要办理哪些登记手续,如何办理

33.劳动争议处理流程

34.关于劳动争议,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35.电信诈骗救济途径

36.若遭遇电信诈骗,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37.遭遇家暴后的救济途径

38.若遭遇家暴,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39.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40.若遭遇交通事故,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41.物业纠纷处理流程

42.处理物业纠纷时,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43.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维权途径

44.遇到此类侵权纠纷,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45.食品安全问题维权流程

46.若遇到此类侵权事件,可以向哪些机构求助

除此之外,还涉及烟花爆竹禁燃、禁毒、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

【活动特点和效果】

提升了外籍居民法治认同

外籍居民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和法治观念千差万别。2015年以来通过举办法治巡回讲座40次、各类社区主题宣传活动19次、法律咨询160次等各类法治文化活动,通过中国法律传播大使活动,我们弘扬中华友好文化,推动中国法治文化传播,拉近了“老外”和中国法律的距离,耳濡目染之间展现了中国法治国家的形象,逐步形成了对中国法治文化的认同,不仅学法、知法,而且能够做到守法、用法。

提升了国际社区治理水平

通过法宣工作项目,政府搭建了桥梁,引导外籍居民、涉外企业,甚至驻沪领馆,共同参与各类法治文化活动。在外籍居民中招募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精准掌握外籍居民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多语言版的政策法律答疑解惑;为社区干部提供外语培训,掌握基本的工作语言。在社区中,鼓励外籍志愿者先后共同参与社区物业、家庭邻里、房屋租赁、楼层漏水、停车管理等涉外社区常见纠纷的商谈和调解会26。通过这些举措,成功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鸿沟,打造涉外和谐社区。

实践了社区普法工作新思路

政府通过招募外籍志愿者和有外语特长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将中国的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通过外籍圈的“流量”社群,充分调动了外国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了有效传播和内容植入,实现了法治宣传工作在国际社区的有效融入和作用发挥,完成了政府的社区法治治理目标。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