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12348上海法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活动 > 案例库 > 正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罪犯张某的心理矫治个案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 教育改造处 发布于:2018-12-26 分类:案例库
标签:监狱应激障碍心理矫治个案,监狱应激障碍心理矫治个案,监狱应激障碍心理矫治个案,监狱应激障碍心理矫治个案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类

案例申请时间:2018年10月8日

供稿(单位、姓名):上海市新收犯监狱  董雪峰

审稿(逐级实名审核):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  廖永强、费海华、汪卫东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  杨国强、宋  烈、吴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审稿人:李红卫、黄兰政、王进义

司法部研究室审稿人:任永安

检索主题词:监狱  应激障碍  心理矫治  个案  

二、案例正文采集

创伤后应激障碍罪犯张某的心理矫治个案

【罪犯基本情况】

1、来访者基本信息

来访者张某,男,1981年出生,黑龙江人,初中文化,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于2008年9月9日移押至我监进行新收集训。

2、来访者主诉及求询原因

张某在监房发放被褥时,同犯叶某要求更换1床新被子,张某坚持按顺序发放,两人随即发生口角,叶某随口骂了句“娘XX”、“傻X”。张某听到后突然倒下,面无表情、身体木僵、不停流泪。值班民警将其送至医务所,经医生检查,未发现躯体疾病,休息一段时间后,情况有所好转。事后1周,农历8月25日,张某又因洗碗的小事与1名监组长发生争执,监组长骂了句“娘XX”。张某再次突然倒地,紧握拳头,两眼发直,不停喘气,呈木僵状态,当天不进食,民警和同犯与其交流均无反应,严重影响了监管安全,监狱决定将其送至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无器质性疾病,分监区民警建议张某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罪犯心理矫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成长史:张某出生在东北农村家庭,父亲经常外出做生意,很少回家,对张某的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母亲能干、顾家,也很爱孩子。张某从小是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与母亲的感情极为深厚。18岁时,张某应征入伍成为1名武警。

2)创伤史:1999年,在张某入伍不久后,母亲在自家茅房里被杀害,头被割下。回家后张某看到母亲的惨状,一时难以接受,当时的情景经常浮现在脑海里。事后部队派人督办此案,但案子一直未侦破。为此,张某感到极度愧疚,觉得是他害了母亲,因自己不在母亲身边而无法保护她,事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张某一直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

3)负性生活事件

①特殊的时间引起负面情绪。咨询前,有两个特殊的日子。一是7月26日是他母亲的生日;二是农历8月25日是他母亲10周年的祭日。在这两个个特殊的日子里,张某格外思念母亲,倘若在外面,他将会去坟前给母亲上香,而如今身陷囹圄,愧疚之感愈发严重。

②狱内改造不顺利。原本张某被挑选留在我监担任新收中队监组长,但因与他犯相处不好而一再调换岗位,成了1名“杂物犯”。因此,张某认为自己成了十足的废人。

③产生创伤性体验。发生冲突时,他犯言辞中带有侮辱母亲的言语,彻底激发了张某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产生了过度的情绪反应。

2、入监改造表现

因曾经有过服兵役经历,张某被留在新收中队担任监组长,后因其性情急躁、时常出现对新收罪犯“动手动脚”行为,被调换至夜值星岗位,又因小事与他犯相处不好改做“杂物犯”。总体而言,张某狱内人际关系不良,改造表现一般。

3、评估与诊断

1)来访者主要症状。根据来访者的具体表现,其症状主要有:①易激惹。情绪极易激动,常因小事对新收罪犯“动手动脚”,与其他罪犯相处不好,人际关系紧张;②一旦受到与创伤性经历相关的刺激,如在母亲的生日或忌日等时间节点、被他人用骂娘等词句侮辱母亲时,会进入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的木僵状态,此种状态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

2)心理测试结果。张某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测试显示,忧虑性和怀疑性较高,标准分别为10分和8分,依赖性较强。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对母亲的依赖性强;忧虑性和怀疑性主要表现为对母亲被杀一事一直耿耿于怀,难以放下,在生活中也很难信任他人。

张某发生两次木僵状态后,对其进行SCL-90测试,阳性项目如下:人际关系敏感:4.8;抑郁:4.38;恐怖:4.5。

3)评估依据及结果。①母亲遭杀害且未破案,此事对张某来说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②在母亲的生日或忌日等特殊时间段,被他人用骂娘等词句侮辱母亲等,张某会进入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的木僵状态,属于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③易激惹,人际关系紧张,属于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咨询师根据CCMD-3的诊断标准,认为以上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标准。PTSD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映,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时产生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创伤后的心理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糟糕,显著损害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使个体社交功能、家庭关系失调。

4、心理矫治的难点

1)创伤性事件至今仍未得到解决,母亲被杀案件一直未破案。

2)将母亲的死归咎于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在保护母亲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心理矫治方案

1)咨询目标与方案。

①咨询目标:消除或减轻母亲被人杀害这一创伤性事件对张某显性和潜在的身心影响,促使他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适应监狱环境,用良好的心态投身改造,走出人生的低谷。

②咨询方案:第一阶段,在确定了来访者的问题后,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第二阶段,在得到来访者的信任与配合后,利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理清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自己的情绪与母亲之死的关系,同时,运用快速眼动疗法巩固认知改变的成果。第三阶段,运用“空椅子”技术减轻来访者对母亲之死的强烈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最终达到缓解来访者心理创伤的目的。

2)咨询过程。

①第一阶段咨询节选:诱导来访者将积压在心中的悲愤情绪宣泄出来,大约持续半小时。来访者只是流泪,没有哭泣声,对于咨询师的提问也不回答,当问他几岁时,只做 “八”、“一”手势,表示81年出生。整个咨询持续五十分钟,来访者虽然没有说话,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对咨询师是存在信任感的,咨询关系初步建立。

②第二阶段咨询节选:第2次咨询时,来访者已能与咨询师流利地沟通。咨询师开门见山地指出PTSD对他的伤害,说明他是给自己强加了痛苦的感受,别人的“口头语”根本无意去伤害他的母亲。咨询师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其分析事件、评价和情绪间的关系。母亲的去世是一个突发的事件,我们说它是A,而自身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我们把它看作C,人们习惯于认为某外在诱发事件(A)引发了我们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C),而事实上造成了我们的目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也就是对母亲去世的看法。来访者一直坚持认为是自己害了母亲,这个想法压抑了他整整10年,影响了他的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在咨询过程中,双方对A进行了讨论,使来访者勇敢地面对母亲去世的客观事实,并进一步认识到这并不是他的错误,案子虽然没破,但自己也已经尽力了,是问心无愧的。

随后,咨询师运用眼动脱敏疗法,让来访者主动回忆创伤情境,再让他交替左右眼刺激使左右脑能交替接受刺激影响,将创伤情结消蚀和连接融入到新的认知体系中,使记忆系统能够接纳新的记忆,新记忆的进入淡化了原有的创伤记忆,从而使他从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中逐步解脱出来。

第二阶段,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探讨,来访者对自己目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表示愿意继续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3)第三阶段咨询节选:

因咨询时间允许,咨询师将第三阶段的咨询时间选在来访者母亲的祭日,即农历8月25日,咨询师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意想与母亲“会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减轻来访者的自罪感。

由于母亲10年前突然去世,为回避这一幕的重现,来访者不能敏锐察觉自己的躯体感觉情绪和要求而去压抑它们,将那些不希望看到的心理活动压抑到潜意识中去,长期的压抑使这些感觉、情绪和需要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满足,使他变得麻木、僵化,更会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而这些感觉、情绪和需要长期与意识分离,使他越来越丧失与周围环境积极沟通和保持建设性联系的能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来访者难以自拔。为减轻和缓解这一症状,咨询师运用下面两种形式:

第一种倾诉宣泄方式:咨询师将一张椅子放在来访者面前,让其想象妈妈坐在这张椅子上,把想要对她说又没来得及说的话说都出来。来访者对着椅子,连磕了3个响头,哭成泪人,情绪稍许稳定后,他开始将这10年的思念之情一一表达,并详细诉说了这10年风风雨雨的艰辛。通过表达,来访者表示一直压在自己胸口的气顺畅了,内心逐渐趋于平和。

第二种“自我对话式”治疗:来访者对母亲去世一致有着强烈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来访者通过自己主观、客观的分析,与自我展开对话,不断分析自己在母亲被杀事件中的责任,客观理性认识事情的原委,降低了来访者的内疚感。

4、预期矫治目标

短期目标:使来访者正视创伤性事件,对创伤性事件的刺激逐渐脱敏,减少类似木僵状态的发生。

长期目标:减轻来访者的负罪感,使其从母亲被杀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重新找到人生重心和方向。

【心理矫治成效】

1、来访者在接受心理咨询后,未发生类似之前的木僵反应,自我感觉心情舒畅了很多,能够专注于改造生活;同犯反映张某脾气有较大改变,易怒急躁的表现减少,与同犯的关系好转,能够胜任本职劳役;三个阶段的咨询后,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SCL-90复测显示:人际关系敏感:2.8;抑郁:1.8;恐怖:2.0,之前的阳性因子已恢复正常,与其现实表现相符。

经过三个阶段的咨询,来访者逐步认清了自己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本质,过分夸大的自罪感,让其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将积蓄已久的心理压力予以宣泄,对未来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2、在整个咨询中,民警有体会如下:咨询师针对引起张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原因,抓住张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这一突破点,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让张某认清造成自己情绪、行为问题的本质原因,再用快速眼动了疗法巩固认知改变的成果。然后,运用空椅子技术,利用母亲的力量来化解儿子心中的自罪、自责。最后,在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彻底宣泄后,来访者的生活终于逐渐趋于平静。咨询师准确把握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根源,灵活采用多种咨询技术,由表及里、有的放矢地解决来访者深层心理问题是咨询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有导致网站部分功能不可用,建议升级更换浏览器访问。 升级浏览器